回顾2019锂电池产业四大关键词:政策 数据 科技 资本
2019年2月,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启动会,统筹和促进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2019年2月,海南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海南省低速电动车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从源头上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开展低速电动车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指出,各市县政府要认真组织并且开展低速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清理整顿,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加强整治道路交互与通行秩序及生产销售监督执法。
4月8日,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和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修正)》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在此次的《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中,作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动力电池,划分为鼓励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能量型动力电池单体;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 2000 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500mAh/g,循环寿命 80%)、电池负极材料(比容量 2000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 80%)、电池隔膜(厚度60%);电池管理系统。
日前,工业与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征求意见稿)》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意见针对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做出了新的修改方案。这中间还包括要求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应不低于98%,锂的元素回收率不低于85%,稀土等其他主要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7%。采用材料修复工艺的,材料回收率应不低于90%;对符合标准要求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分类重组利用,鼓励在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领域应用,提高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同时,建立完善的梯次产品回收体系,保障报废梯次产品的规范回收,并移交至从事再生利用的综合利用企业。
11月7日,工业与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表示:工信部正牵头编制《2021年-203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11月12日,工信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热扩散乘员保护测试规范》的通知,这是个试行版本,从2019年11月12日起公司能够自愿来测试,在新车公告申报时提交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11月28日江西省发布《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赣西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公告,其中多处提及对于锂电发展的意见。
12月1日晚间,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提出要围绕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等十大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12月3日,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以长期资金市场为依托,发挥各类基金的协同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等零部件企业优化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市场占比将达到25%左右。
2019年1-10月,全国电池制造业基本的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产量122.8亿只,同比增长1.8%:铅酸蓄电池产量16166.8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3.3%;原电池及原电池组(非扣式)产量329.0亿只,同比增长2.8%。(数据来源:工信部)
美国雪域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的侯赛因研究小组(Hosein Research Group)研发出一种新型固体电解质,用以替代目前铝离子电池中的液体电解质,使其能够很好的满足汽车等高需求应用。该电解质由一种非常柔软的聚合物和一种非常坚硬的环氧树脂组成,聚合物也让铝离子渗透,而环氧树脂提供了耐热性和耐久性。该聚合物通过溶解铝盐(如硝酸铝)到聚合物基质中转化为铝离子电解质。
阿尔伯塔大学化学家旨在创建新一代的硅基锂电池,相较于当前电池电芯产品,其充电容量翻了10倍。据当前的研究表明,若将硅制成纳米级颗粒、线状或管状物,有助于防止其碎裂。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李灵均,与厦门大学张桥保、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陆俊、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等海内外教授及团队合作完成了一项工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为指导,同步合成了钛掺杂、镧镍锂氧化物包覆的“双重修饰”富镍三元正极材料。这种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将有望大幅度的降低高性能富镍三元材料的生产门槛。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学家布里亚克(Jillian Buriak)团队发现将硅塑造成纳米级的颗粒有助于防止它破裂。研究测试了四种不一样的尺寸的硅纳米颗粒,确定多大的尺寸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硅的优点,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缺点。它们均匀分布在由具有纳米孔径的碳制成的高导电性石墨烯气凝胶中,以弥补硅的低导电性。他们发现,最小的颗粒(直径仅为30亿分之一米)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表现出最佳的长期稳定性。这克服了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硅的限制。这一发现可能导致新一代电池的容量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10倍,朝着制造新一代硅基锂离子电池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研究人员研发出一项新型电动汽车技术,该技术结合了电池和氢能,能量密度非常高,只需要快速补充电池液就可让乘用车续航能力达到5000公里以上。
德国弗劳恩霍夫硅酸盐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ISC)和瑞士联邦材料测试和研究实验室(Empa)合作推出了一项名为IE48的项目,为量产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固态电池奠定基础。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研究人员表示,利用一种新研发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可充电锂金属电池可实现更高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更佳性能以及更好的安全性。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解决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即电池积累过多热量)的方法。如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的研究人员发现,问题不是出在电池材料内部,而是出在电池材料表面。该研究小组认为,此次发现可能会改变制造商生产电池的方式。Erik Jonsson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Kyeongjae Cho博士建议,可以在电池表面添加一层经过设计的氧化物涂层。解决电池过热难题,可将电池容量提高20%至30%,改造后的电池可以经受住更长的充电时间。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一项新研究改进了固态电池的设计。固态电池本质上比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更安全,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也更高,锂离子电池依赖易燃液体电解质将存储在分子键中的化学能量快速转移至电能中。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将液体电解质转化为电化学电池里面的固体聚合物,利用了液体和固体的特性以克服当前影响电池设计的关键限制。
比利时IMEC(微电子研究中心)近日展示了一种新型纳米微粒材料,这可能意味着其在可持续应用领域的突破,由于其独特的材料性能和易于制造的结合,它有希望被作为广泛的(可持续)工业应用。比如,更高效的电池,更好的催化转换器,燃料电池和氢气的生产。
莱斯大学材料科学家Pulickel Ajayan实验室使用环保的低共熔溶剂从锂离子电池常用的金属氧化物中提取有价值的元素。研究人员表示,目标是减少使用苛刻的工艺来回收电池并使其远离垃圾填埋场。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孙克宁团队在高倍率、长循环钠离子电池负极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构建介孔中空结构并采用杂原子调控碳层间距,获得了具有较高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的碳负极材料。
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人员,率先在世界上制造出由晶体磷构成的柔性纳米带,有望大范围的应用于能源存储和电子领域,实现快充、大容量电池和从余热中回收电能等。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工程学院(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College of Engineering)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表示21世纪的神奇材料 – 石墨烯,可能可以从锂离子电池着火时吸走氧气,以此来降低起火风险。
为了适应电气化未来的需求,需要研发新型电池技术,其中一个选择就是锂硫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理论上来说,此种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要高5倍。最近,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在石墨烯海绵(graphene sponge)的帮助下,利用阴极电解液,在此种电池的研发上获得了突破。
日本中部大学开发出了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极的新型空气极材料。这种空气极使镧镍氧化物与氧化钆掺杂氧化铈相结合,实现了高性能。SOFC作为家用燃料电池系统“ENE-FARM”正逐渐普及,工作时候的温度约为750℃。采用新开发的空气极材料,能将工作时候的温度降至稍高于500℃。由此,能够正常的使用价格低但容易受高温腐蚀的铁氧体基不锈钢,从而大幅削减成本。
第一项成果是西安交通大学何刚教授课题组关于新型柔性变色电池的研究,近日,其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媒体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何刚教授课题组成功制备了含硫族元素紫罗精聚合物,并将其作为电极材料应用到有机自由基锂离子电池中。
第二项研究成果是中国矿业大学陈昊教授及其团队在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领域所获得的巨大突破,该团队所研究的“电动汽车新型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一举突破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瓶颈,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由于储能密度高,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氟化物等材料,是前景极好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但是,它们的储能能力衰退很快。日前,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一种带有氧化铁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发现,电池充放电超过100次后产生的损耗,是由氧化锂积累和电解质分解造成的。
东京理科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的Idemoto教授带领一组研究员,通过合成一种新型电极材料(金属化合物),成功逆转了离子的化学反应,解决了能源的浪费问题,为下一代可充电镁电池的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研究人员对该发现非常乐观,表示:“我们合成了一种岩盐,具有作为下一代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巨大潜力。”
德国弗劳霍恩夫环境安全和能源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Energy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柔韧性强且极薄的双极板,有望使电池生产更具成本效益,而且该技术有望实现商业化,用于家用和工业使用的移动电源以及电动汽车电源生产。
韩国首尔汉阳大学(Hanyang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研发一种锂金属电池(LMB),具体来说是Li/NCM电池。他们表示,这种电池在设计时考虑到电动汽车的运行要求,性能优于以往文献中提到的锂金属电池。新的LMB支持快充,同时提供高能量密度。
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一同开发了一种电解质材料添加剂,据了解,这种添加剂能扩大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时候的温度范围,使电池可在-40℃的温度下工作,60℃的高温下也不可能影响性能。
据外媒报道,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梅隆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半液态锂金属阳极,可为电池设计提供一种新范式。利用此种新型电极制成的锂电池将具有更高的容量,而且与采用铝箔制成阳极的传统锂金属电池相比,更加安全。
韩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技术,可以制成用于电动汽车的全固态二次电池。而且此类电池结构可以大幅度减小电池组的体积,同时消除电池爆炸或起火的风险。即使在空气中使用剪刀切割该电池,该电池也不会起火或爆炸。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其与 EnergyVille合作,合力推出了固态锂金属电池,该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超过400 Wh/liter,充电速度提升至2小时(0.5C)就可将电池充满。此外,IMEC还宣布,其已经在位于比利时 Genk的EnergyVille园区的固态电池包试生产线上,升级电池材料和电池工艺;而且还与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University of Hasselt)建立了合作。根据其固态电池发展路线图,IMEC的目标是要在2024年,让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性能超过湿式锂离子电池,而且要达到1000Wh/L,充电速率达到2-3C。
克拉克森大学的团队为此类电池设计电极。他们采用新合成技术,生产由纳米硒-碳复合材料制成的电极片,新正极具有可充电电池必需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这是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电池设计的新范例,采用硒浸渍单片碳,作为高体积能量锂和钠金属电池的独立正极。新电极为电池设计带来三大优势,在很小的空间内存储大量能量、电池很耐用、充电很快。这些是电动车等移动电池应用的重要因素。
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Little Rock)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工艺,使用钴金属络合物和聚吡咯导电聚合物,制造高功率、低成本的超级电容器薄膜电极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清洁能源实验室E01组博士刘丽露和戚兴国,在研究员胡勇胜和副研究员索鎏敏的指导下,提出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原位去除SPE中残余自由溶剂分子的方法。该方法重点是通过调控选取合适溶剂、盐以及添加剂组合,在溶剂去除过程中巧妙设计盐-溶剂分子-添加剂两步化学反应过程,实现将残留的溶剂最终转化为一种稳定添加剂表面包覆层,进而达到彻底去除残余溶剂的目的。采用去离子水和NaFSI分别作为溶剂和盐,聚合物选择可溶于水的PEO。NaFSI结构上的S-F键不稳定,遇水会发生微弱的水解产生HF,进一步添加纳米Al 2 O 3颗粒将中间产物转化为AlF 3 ·xH 2 O。采用该工艺制备的SPE有效地降低了固态电池界面副反应,极大地提升了电池的库伦效率、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新的脉冲激光沉积技术,以更少的热量制造更薄的锂电解质,有望打造充电速度更快、电压更高的固态锂离子电池。这种办法能够使未来固态电池的正极空间更大,并降低加工温度。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研究团队,采用新的涂层工艺,以创纪录的速度生产锂离子电池电极。同时,新工艺提高了电极质量,并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这项技术大幅度的降低了电池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有助于满足日渐增长的电动出行需求,现将从实验室转到工业生产。未来,KIT将与乌尔姆大学(Ulm University)合作开发电池。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电解液,他们说,这种电解液有助于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提高,也有助于电池使用寿命的延长。科学家们将这一概念发表于《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文中写道:“这项概念验证工作代表了电化学储能的一种新范式。”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焦耳》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涂层,可以使轻量金属锂电池安全持久,这将引领下一代电动汽车的诞生。
英国牛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Oxford)法拉第研究所(Faraday Institution)的研究人员采取了措施,了解了固态电池发生故障的机制(是避免其出现此类故障的必要前提)。电池在充电时,锂离子还原时形成的树枝状金属锂就是枝晶,会穿过固态、陶瓷和电解质继续蔓延,因此导致电池短路。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要避免在固态电池内形成枝晶,就需要在锂离子剥离(CCS)过程中,控制在关键电流密度之下(即开始形成孔隙的临界电流密度)进行电池循环。即使电流密度低于锂电镀过程中枝晶形成时的阈值,也是如此。当电流密度大于CCS时的电流密度,电池循环中会累积孔隙,固体电解质的接触面积相应减小,导致局部电流密度增大,直至形成枝晶,导致电池短路和故障。
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UNIST)的研究人员,演示了一种新型无溶剂单锂离子导电共价有机骨架。这项研究由 UNIST能源和化学工程学院的教授Sang-Young Lee 和Sang Kyu Kwak共同领导。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展示“固体离子导体”的新概念,可以有选择性地使锂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由于它们是固体,且能有效地传输锂离子,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的原料,如高压电池或锂金属电池。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新能源所姚霞银研究员团队与陈亮研究员团队合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性地在FeS 2中引入具有催化作用的过渡金属,达到了在不牺牲电池质量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的前提下,提高FeS 2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反应动力学的目的。通过对比不同过渡金属(Cu、Co和Ni)对FeS 2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筛选出Co对FeS 2性能具有最优化作用。并且所得到的Co 0.1 Fe 0.9 S 2 具有最小的颗粒尺寸,这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缓解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以及减小电化学反应过程中Li+的传输路径。
日前,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机构CSIRO与日本专业化学品制造商Piotrek达成合作。未来5年内,双方将在全世界内使固态锂电池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据悉,此次合作将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无人机和电动车等产品搭载下一代锂电池技术,并通过预防电池起火来满足锂电池的关键安全需求。
据《自然·材料》报道,为了开发锂基电池的替代品,减少对稀有金属的依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有前景的新型阴极和电解质系统,用低成本的过渡金属氟化物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代替昂贵的金属和传统的液体电解质,有望带来更安全、更轻和更便宜的锂离子电池。
据了解,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纳米生物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一种生产锂硫阴极的新方法,这种阴极在200多次的循环中表现出了稳定的性能和高存储容量。该研究机构表示,这代表着“锂硫电池商业化有望。”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可完全充电的锂-二氧化碳电池。据了解,可完全充电和能够在500次循环中保持稳定这两点相当于克服了这项技术的两个主要障碍。UIC称,锂-二氧化碳是已知具有潜力性能和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的几种电池技术之一,其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可以是当今锂离子电池的7倍,但事实上,通过重复循环来保持其稳定性是有问题的。该装置被称为一种碳中性的长周期锂-二氧化碳电池。
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电解质混合物和一种简单的添加剂,能增加硅负极的表面和整体稳定性,有望应用于下一代锂离子电池。
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研究人员开发一种生产无钴锂离子正极的新方法,避免其他低钴正极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阿贡团队称,现在最受喜爱的低钴正极生产方法,是开发LiNiO 2 之类的富镍分层LiMO 2 (M=Ni, Mn, Co; NMC)氧化物,其中锰和钴的含量较低,如NMC-811。然而,采用这种方法,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阿贡团队建议对典型的无钴层状氧化物LiNi 0.5 Mn 0.5 O 2 进行改良。
日本山形大学宣布,开发出了超薄柔软弯曲的锂离子电池,厚度不到1毫米。报道称,研发的超薄可弯曲的锂离子电池使用了固体化后的凝胶状电解质。该产品非常的薄,厚度不到1毫米,可折叠使用。
郑州大学、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联手开发液体锂硫和锂硒电池系统(简称SELL-S和SELL-Se)。这两种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有望超过500wh/kg和1000wh /l,具备低的能量成本和良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有望应用于规模化储能等领域。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Joule上发表了一项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使电动汽车充电短短10分钟就能行驶200英里至300英里(即320公里至480公里),且充电2500次而不可能会出现容量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宜阳研究员和张涛研究员通过强溶剂化效应和正极吸附的协同作用,改变了众所周知的化学反应 I-+I2→I3-的方向,从而将液相催化剂I2锚定在正极,从源头处解决了液相催化剂与锂金属的副反应。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姚宏斌、倪勇和俞书宏研究团队受珍珠层具有高韧性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强化聚烯烃隔膜抗冲击韧性的方法。该团队通过在聚乙烯隔膜表面构建仿珍珠层涂层,有效地维持了冲击后隔膜内部的孔结构,来保证了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具有均匀的锂离子流。相对于使用商业陶瓷隔膜的软包电池,采用仿珍珠层隔膜的软包电池在冲击时表现出较小的开路电压变化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高的安全性。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Johns Hopkins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的一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即使在被切割、被浸没、被模拟弹道撞击等极端条件下,该电池都可正常工作,而且现在,该电池还不会着火。
负极预嵌锂是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日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超导与能源新材料研究部马衍伟团队在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预嵌锂技术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材料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中国江苏省苏州大学锂硫电池能源与材料创新研究院(oochow Institute for Energy and Materials Innovation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的科学家为锂硫电池研发了一种单锂离子通道聚合物粘结剂。此种新型粘合剂具有单一的锂离子通道,在允许快速运输锂离子的同时,阻止多硫化物阴离子在电解液中穿梭,从而解决了锂硫电池能量严重衰减的问题。
国科学家称,一项技术的突破可能会解决电动汽车的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充电时间。该技术仅需10分钟就可能为汽车增加320km的行驶里程,而如此快的充电速度需要电池快速吸收400kw的能量。该电池技术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焦耳》杂志上。从时下的电动汽车来看,普遍没办法做到10分钟快充这一点,因为电池存在着在阳极周围形成金属锂的风险,这会严重降低电池使用寿命。据了解,目前的特斯拉的部分汽车充电时间需要30分钟左右。
浦项工科大学的朴秀金教授和高级材料科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柳家永及其博士生与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合作,成功开发了一种带有薄层和三维有机电极的柔性电池。研究人员利用三维铜集电器,使电池的重量比传统的铜集电器减轻了10倍。此外,他们采用有机材料来代替石墨阳极,将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提高了4倍之多。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ACS Nano杂志上。
近日,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和合作机构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用于未来高能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合成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获得了有关降解机理的新发现。他们的发现有助于开发更高容量的电池,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