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韩建交朝鲜对此感到不满和失望最终有惊无险渡过风波
世人皆知1992年中韩建交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要一步,却鲜有人知这其中竟然暗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外交博弈。"要与台湾建交!"这句威胁的话语从平壤传来时,不少人都为之一震。作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朝鲜为何会说出如此强硬的话?更令人费解的是,在中韩建交前夕的最后一次会面中,金日成仅用了极短的时间便草草结束了与中国代表团的会晤,这在外交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究竟是怎样的历史背景,让这场建交之旅充满了戏剧性?中国又是如何在维护与朝鲜传统友谊的同时,成功实现与韩国的建交突破?
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的对外关系迎来了新的转折点。当时的外交部官员们发现,在与各国建立经贸联系的过程中,韩国这个近邻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1980年,一份来自商务部的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重视。报告数据显示,大量中韩贸易正通过香港和日本等第三方进行,这种迂回贸易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制约了双方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同年冬天,中央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对韩关系,与会者一致认为:继续对韩国采取"不接触"政策已经不符合国家利益。
在经济层面,韩国的产业体系与中国高度互补。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急需引进的正是韩国在轻工业、电子工业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韩国的产业升级也需要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1982年初,一个意外事件成为中韩关系破冰的契机。一艘韩国渔船在台风中遇险,漂流到大连附近海域。中国海警救起了这些韩国渔民,并妥善安置他们直至安全返回。这一人道主义举动在韩国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韩国民间慢慢的出现改善对华关系的呼声。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为中韩建交创造了条件。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交后,美国在东亚的盟友,包括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韩国作为美国在东亚的重要盟友,自然也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1984年,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收到一份特殊的文件。这是韩国方面通过日本外务省转交的一份备忘录,其中明确说希望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这份备忘录传到北京后,外交部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
同年9月,中国奥委会主席在洛杉矶奥运会期间,首次与韩国体育代表团进行了非正式接触。这次接触虽然局限在体育领域,却开创了中韩官方人员直接对线年,中韩贸易额已经突破10亿美元大关。大量韩国商人通过香港等地来华考察,一些中国企业也开始关注韩国市场。两国经贸联系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使得建立官方关系的呼声越来越高。
1986年7月的一个细节最能说明问题。当时,一家韩国电子企业想在深圳设厂,但因没有外交关系,不得不以日本公司的名义注册。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影响了中国引进外资的效率。外经贸部门在给中央的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这个案例,认为有必要调整对韩政策。
1983年,中国申办1990年亚运会成为中韩关系突破性的转折点。这次申办活动中,中国首次公开表态将邀请包括韩国在内的所有亚奥理事会成员国参加比赛。这一表态在当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84年9月,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揭示了中韩关系逐步解冻的过程。在洛杉矶奥运会期间,中韩两国体育代表团进行了首次非正式接触。双方就体育交流进行了友好对话,并约定在未来的国际赛事中加强合作。这次会面虽然简短,却为两国关系改善开启了一个新的渠道。
1986年,亚运会筹备工作全面展开。中国组委会特别成立了一个专门工作组,负责与韩国体育代表团的联络工作。在此期间,双方的体育外交频繁展开。这种以体育为媒介的交往模式,为之后的官方接触积累了宝贵经验。
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将中韩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次亚运会上,韩国代表团的表现给中国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开幕式上,当韩国代表团入场时,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表明民间已经对改善中韩关系形成了普遍共识。
1991年11月,一个具有历史性突破的时刻到来。外长作为中国代表首次出席在汉城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别的会议。这次访问的行程安排十分紧凑,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青瓦台与韩国总统卢泰愚的会面。
会谈中有一个生动的细节。当说出"中韩近邻,鸡犬之声相闻,就不能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时,韩方代表立即表示认同。这句源自中国典故的外交辞令,既表达了中国改善关系的诚意,又暗示了两国交往的历史渊源。
在汉城期间,韩国政府还特意安排参观了位于仁川的三星电子工厂。这个看似普通的参观活动,实际上传递出韩方希望加强经贸合作的强烈意愿。当时的三星正计划在中国投资建厂,这次参观为之后的合作项目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韩关系逐步升温,朝鲜方面的反应越发引人关注。1991年下半年,一系列复杂的外交动向开始显现。朝鲜驻华大使馆频繁与中国外交部进行接触,试图了解中韩建交的进展情况。
在这段时期,朝鲜采取了多种手段表达其立场。首先是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转达金日成的个人信函,信中含蓄地表达了对中韩走近的担忧。其次,朝鲜还通过种种非官方渠道放出消息,暗示如果中韩建交,朝鲜可能采取"向台湾靠拢"的反制措施。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的变化也给这场较量增添了新的变数。随着苏联的解体,朝鲜在国际上的战略处境更为复杂。美国开始加大对朝鲜的压力,要求其接受核查。这使得朝鲜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时更加审慎。
1992年初,一个不为外界所知的秘密会谈在北京举行。中国派出了经验比较丰富的外交官与朝方代表做沟通,详细解释了中国发展对韩关系的考虑。这次会谈持续了三天,但双方并未就核心问题达成一致。
在这场较量中,美国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外交渠道,美方表示希望中国在推进对韩关系时,能够发挥对朝鲜的影响力,促使朝鲜在核问题上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这种复杂的三方关系,使得中国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必须格外谨慎。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出现的这种外交困境,考验着中国的智慧。一方面要推进与韩国的关系正常化,另一方面又要安抚朝鲜的情绪,避免刺激朝鲜采取极端行动。这种平衡之道,成为当时中国外交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1992年初,中朝关系迎来了一个微妙的转折点。1月15日,在平壤举行的一次非公开会谈中,金日成首次明确说:"中国发展对外关系是主权国家的权利。"这句话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外交博弈。
在此之前,朝鲜方面曾多次通过不同渠道表达对中韩建交的担忧。特别是1991年12月,朝鲜外务省副相李镇守访华时,还专门就此事提出了强烈异议。然而,到了1992年初,朝方的态度慢慢的出现微妙变化。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当时的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苏联解体,朝鲜在外交和经济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991年朝鲜与苏联的贸易额骤降了60%以上。在这种背景下,维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对朝鲜而言显得很重要。
1992年2月的一个细节最能说明问题。当月,朝鲜派出了一个由经济专家组成的代表团访华,就扩大经贸合作进行磋商。这个代表团的组成人员和议题设置,都显示出朝方开始更加务实地看待中朝关系。
3月,一个重要的信号出现了。金日成在接见中国驻朝大使时,首次谈到了朝鲜的经济改革设想。他具体提到了在罗津-先锋地区设立经济特区的计划,并希望得到中国的技术上的支持。这个谈话表明,朝鲜开始重新思考其对外关系战略。
4月初,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秘密访问平壤。在为期三天的会谈中,双方就中韩建交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会谈期间,朝方提出了三点具体实际的要求:确保中朝军事同盟关系不变、维持现有经贸合作规模、在国际事务中继续支持朝方立场。这些要求的提出,实际上预示着朝方慢慢的开始接受中韩建交的现实。
5月,一个转折性的时刻到来。金日成在接见中国代表团时,罕见地谈到了他对朝鲜半岛局势的看法。他表示,朝鲜理解中国作为大国需要发展全方位外交关系,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在朝韩关系中发挥非消极作用。这番表态,与之前朝方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6月下旬,中国外交部向朝方通报了即将与韩国建交的具体时间表。令人意外的是,朝方的反应相当平和。朝鲜外务省只是例行发表了一份措辞克制的声明,表示"注意到"这一发展。这种反应方式,与之前的强烈抗议形成了巨大反差。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朝方情绪。首先是在经济领域,中国承诺继续以优惠条件向朝鲜提供重要物资。其次在外交领域,中国重申了对朝鲜半岛无核化立场的支持。这些措施对朝方态度的软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2年7月初,中韩建交谈判进入最后阶段。7月4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齐怀远与韩国外交部次官金永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展开了最后一轮会谈。会谈持续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双方就建交公报的具体措辞进行了反复推敲。
在这轮会谈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当讨论到时,韩方代表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措辞建议。这个建议在保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又充分考虑到韩国的真实的情况。最终,双方采用了"韩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表述。
7月6日,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在北京悄然展开。中国外交部专门成立了建交仪式筹备小组,负责协调各项具体事宜。为确保仪式的庄重性,筹备组特意选择了人民大会堂东门厅作为签字仪式场地,这个场地此前多次用于重要的外交活动。
7月15日的清晨,北京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上午9时,韩国外务部长官李相玉抵达首都机场。在机场等候的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亲自将李相玉送往钓鱼台国宾馆。这种高规格的接待安排,显示出中方对这次建交的重视程度。
当天下午2时,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厅,中韩建交仪式真正开始。中国外交部长与韩国外务部长官李相玉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上签字。整个签字过程持续了约十分钟。
签字仪式结束后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当两国外长在公报上签完字后,现场的摄影记者请求他们握手合影。两位外长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这个自然的表情被摄影师捕捉下来,成为后来各大媒体争相采用的照片。
当晚,中国外交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庆祝酒会。在酒会上,一个细节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服务人员特意准备了韩国传统美食泡菜,这个安排体现了中方对韩国文化的尊重。
7月16日,两国外长共同会见记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特别提到了中韩贸易额的迅速增加。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991年中韩贸易额已达到38亿美元,较1979年增长了近百倍。这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两国建交的经济基础。
7月17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临时办公室在首尔成立。张庭延作为中国首任驻韩大使开始筹备使馆事务。同日,韩国也在北京设立了临时办公室,为正式设立使馆做准备。
8月初,中韩两国开始互派外交官,开展实质性的使馆工作。双方各派出了二十余名外交官,负责处理签证、领事保护等具体事务。这些外交官成为两国正式建交后第一批"破冰者",他们的工作为后续的全面交往奠定了基础。